村里村外 第1节(2 / 3)
足,抬头仰望,只看见一扇又一扇红通通的门、一层又一层金灿灿的房子和一个又一个穿红着绿的美人。
&esp;&esp;我奶见人就笑,一开口就是吉祥话,素日挺得直直的腰板,此时像结满了柿子的树杈,坠得弯弯的,自从进了府,就没有直起来过。
&esp;&esp;在路上时,她对我千叮咛万嘱咐:「要一直笑,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,别乱看,别乱说话,别随便吃人家的东西。」
&esp;&esp;所以,我将嘴角咧得很大,一张脸简直都要僵硬了。
&esp;&esp;我们要拜访的是兴国公早些年纳的一位妾室,她娘家姓周,我听府里的人都唤她「周姨娘」。
&esp;&esp;我奶带着我给周姨娘请过安后,周姨娘满面笑容地拉住我的手,不住口地夸赞。
&esp;&esp;「瞧瞧,这孩子出落得如此水灵,竟不像是生在庄户人家的丫头。」
&esp;&esp;我奶虚坐在小方凳上,忙不迭地客套:「能入您的眼,是她的福气。春妹,还不赶紧再给姨奶奶磕个头?!」
&esp;&esp;「哎呦,你这是做什么,快把孩子扶起来去院子里逛逛,一会儿安排午膳。」
&esp;&esp;我的双膝刚刚着地,就被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子扶起,好言好语地哄了出去。
&esp;&esp;我奶不放心,冲我一阵挤眉弄眼,示意我别闯祸,周姨娘见状,又是颇有修养地一笑,那华丽端庄的模样,像极了我想象中皇宫里的娘娘。
&esp;&esp;兴国公府真大,比我们整个桃水村还大,我跟在那婆子身后,不一会儿就看花了眼。
&esp;&esp;再回到周姨娘的小院子时,我奶双眼放光,满面通红,一看就知道这秋风是被她打着了。
&esp;&esp;「我要去陪夫人用膳,你们就在我这屋委屈着先吃几口,一会儿我再回来。」
&esp;&esp;许是说了会儿话有些累,周姨娘起身时咳嗽了几声,我奶顿时诚惶诚恐,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,还以为是自己的过错。
&esp;&esp;「咳,我这是几十年的老毛病了,入秋就喘。」
&esp;&esp;周姨娘好脾气地解释着,语气中竟然充满了抱歉之意。
&esp;&esp;那顿国公府的午膳,不夸张地说,我能记一辈子,甚至等我有了儿孙,我还能激动地对他们炫耀个三天三夜。
&esp;&esp;因为我自出生起,就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饭菜。
&esp;&esp;鸡鸭鱼肉,油水十足,虽然那些名贵而精致的菜,我都说不上名字,但我知道,那小小的一碟子,就抵得上庄户人一个月的花销。
&esp;&esp;我奶也想矜持,毕竟是在做客,但奈何肚子实在是不争气,幸好这里的婆子丫环很有眼力见,在我们吃饭时,她们都避了出去,我俩这才放开腮帮子,吃了个沟满壕平。
&esp;&esp;吃完午膳后,丫环们又奉上了香茶。
&esp;&esp;我悄悄扯着我奶的衣角说:「这茶的味道太淡,还不如咱家的树叶子泡水好喝。」
&esp;&esp;我奶一把捂住我的嘴:「少胡说,你懂个屁!」
&esp;&esp;就这样,喝完一盏又一盏,直到喝第三盏茶,才有个婆子欢欢喜喜地进屋对我奶说:「李姥姥,您的造化来了,我们夫人听周姨娘说家里来了亲戚,直说要见见您呢!您快随我来!」
&esp;&esp;「啊?这、这也没给国公夫人拿孝敬,怎么有脸去见呢!」
&esp;&esp;一时间,我奶有点蒙,也有点胆怯。
&esp;&esp;这婆子口中的夫人是兴国公的正室,听说不仅有诰命在身,还与宫里的太妃有亲,这样显贵的人物,我们这般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怎配结识?
&esp;&esp;那婆子哪肯依呢,纵是我奶心虚,她也连拉带拽地领我们糊里糊涂地去了一个更宽敞的院子。
&esp;&esp;门帘一撩,我和我奶突然进到一间香气扑鼻暖烘烘的屋子,屋子里有很多穿着艳丽衣裙、满头插着金银珠翠的女人,有年轻的,也有年老的,但我却一眼就盯上了坐在地毯上玩耍的两个孩童。
&esp;&esp;他们一个梳着羊角辫,一个戴着小锦帽,奇的是,这两个小孩竟然长得一模一样!
&esp;&esp;见了贵人,我奶的双腿有点软,我也麻木僵硬,像极了镇上泥人匠手中的泥木偶。
&esp;&esp;下跪、请安、落座、喝茶——
&esp;&esp;十岁的我,小脸窘迫,快要愁死了,怎么又是茶啊?!
&esp;&esp;实在是喝不下!
&esp;&esp;我原本以为周姨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